。因为钢板强度较高,利用钢材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不足以共同工作。虽然栓钉对于传递弯矩没有什么支配作用,但对于抗拉,由于
《高规》第11.4.17条:抗震设计时,混合结构中的钢柱及型钢混凝土柱、钢管混凝土柱宜采用埋入式柱脚。采用埋入式柱脚时(抗震设防区一般采用埋入式柱脚),在柱脚部位和柱脚向上延伸一层的范围内宜设置栓钉,其直径不宜小于19mm,其竖向及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00mm。注:当有可靠依据时,可通过计算确定栓钉数量。
《高规》第11.4.2条:型钢混凝土悬臂梁自由端的纵向受力钢筋应设置专门的锚固件,型钢梁的上翼缘宜设置栓钉;型钢混凝土转换梁在型钢上翼缘宜设置栓钉。栓钉的最大间距不宜大于200mm,栓钉的最小间距沿梁轴线倍的栓钉杆直径,垂直梁方向的间距不应小于4倍的栓钉杆直径,且栓钉中心至型钢板件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。栓钉顶面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。
《组合规范》第13.5条:压型钢板端部支座处宜采用栓钉与钢梁或预埋件固定,栓钉应设置在支座的压型钢板凹槽处,每槽不应少于1个,并应穿透压型钢板与钢梁焊牢,栓钉中心到压型钢板自由边距离不应小于2倍栓钉直径。栓钉直径可根据楼板跨度按下表采用。
《组合规范》第4.4.5条:抗剪栓钉的直径规格宜选用19mm和22mm,其长度不宜小于4倍栓钉直径,水平和竖向间距不宜小于6倍栓钉直径且不宜大于200mm。栓钉中心至型钢翼缘边缘距离不应小于50mm,栓钉顶面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15mm。
《组合规范》第10.2.6条: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钢板两侧和端部型钢翼缘应设置栓钉,栓钉直径不宜小于16mm,间距不宜大于300mm。
设置部位:型钢混凝土柱:柱脚、过渡区应设置栓钉,房屋的底层、顶层以及型钢混凝土梁与钢筋混凝土交接层宜设置栓钉;牛腿上下翼缘板设置栓钉。悬臂梁、转换梁、大跨度框架梁等重要位置设置栓钉。
构造要求:直径规格宜选用19mm和22mm,其长度不宜小于4倍栓钉直径,水平和竖向间距不宜小于6倍栓钉直径且不宜大于200mm。栓钉中心至型钢翼缘边缘距离不应小于50mm,栓钉顶面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15mm。其余详见正文。